與證嚴上人相見歡
——暢談健儀院長創作的上人畫像
釋昭慧
臉書留言錄(之一二三九)
114.1.19
前天(2月21日)清晨,我趕到新竹高鐵,搭乘當日頭班高鐵北上。到台北車站後,轉搭新自強號,擬於下午到花蓮靜思精舍,拜見證嚴法師。
臨出發前,我發了一則貼文,將健儀院長修改後的第一則口述歷史與他創作的「上人畫像」上傳臉書,順便提了一句:「今天清晨又要趕到花蓮去探望證嚴法師。」
沒想到健儀院長上午看到這則貼文之後,立刻Line我:
「院長:我在臉書看到妳今天要去見上人。幾年來,我真想念上人,就毅然動念決定到花蓮一趟,若能有幸跟隨妳面見上人,乃是難得的福份。假使不方便的話,就當到花蓮一日遊。」
我那時剛抵達花蓮,一看訊息,知道他已經上了火車,連忙聯繫德惇法師,告知:「健儀院長也會過來。」惇師父非常熱忱,連稱:「過來過來,兩位就一起過來!」
惇師父原先安排我與上人的會面時間是下午三點,我之所以購買早班火車票,原因是想趁上午空檔,先到慈善寺去探望幾位老學生。自從達瑩老法師圓寂,追思讚頌典禮之後,我就沒有到過花蓮;難得過來一趟,我想順道過去看看她們,關心她們在恩師離世後的生活狀況。
其結果是,我反倒被這些老學生妥妥貼貼地關心了一番,包括她們給我的嚫施,中午的美味火鍋,以及貼心安排的午後休憩空間。
** ** ** ** **
回到寢室,我並沒有午休,而是滑手機回訊息。這才從友人處得知:我清晨出發前寫的那則貼文,上午竟然就登上了聯合新聞網(其後更進一步得知:《鏡周刊》、《自由時報》、《新頭殼》、《三立新聞網》與《風傳媒》的記者,也都陸續摘引了這則臉書貼文並刊登新聞)。於是我在臉書上寫了一則短短感言,對記者的火速轉載,表達了我的驚奇,並且順便隔空喊話:
「請容我懇切要求:媒體不宜再用『盜』字形容慈濟。畢竟剽竊、侵權,乃至欺騙上人與健儀院長者,另有其人,證嚴法師與慈濟志業體也被蒙在鼓裡。……
「還有還有,我既不是『慈濟弟子』,也不是『證嚴上人徒弟』。也請記者朋友惠予更正喲!」
有關誤稱我是「慈濟弟子」的烏龍,這是最近才發生的。年初慈濟壁畫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之時,中時記者在摘引我的臉書貼文時,把我稱作「慈濟弟子」。我並不介意這個誤稱,因此未加糾正。沒想到慢慢地,我從「慈濟弟子」進而成為「證嚴上人徒弟」,以訛傳訛,一發不可收拾。這回我想,既然建議記者不要使用「盜」字形容慈濟,那就乾脆一併把我的「身分別」改回來好了。
令我驚奇的是,隔沒多久,臨出門前打開手機,點進《聯合新聞網》一看,記者竟已從善如流,把這兩處錯誤作了修改。
不禁感慨地想:許多人十分畏懼與記者接觸,唯恐媒體標題聳動,斷章取義,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。其實早年從事社運工作,我時常與記者接觸,覺得他們大都心性善良,富正義感,即使有時報導與事實有些出入,也大都沒甚麼惡意。知道他們趕稿很有壓力,因此對那些關於我個人的相關報導,即使與事實有所出入,但我向來不會要求他們予以更正。
可能因為我不重視「個人形象」,因此對於自己在視聽群眾心目中,到底是正是邪,是圓是扁,也就不會介懷。大概因為這個緣故,我不但不畏懼與記者接觸,反而還與許多媒體人在接觸過程中,建立了真誠的友誼。
這樣想著想著,於是向顏博文執行長轉發了這則報導,並且表達我的如下看法:
「……結果記者立刻修改了,後面的媒體報導也不再將慈濟冠上『盜』字。所以主動善意表述,還是會產生正面效應的。」
** ** ** ** **
感謝德宣法師,她自己都法體欠安,還十分掛心我的到來,特別交代德守、德劭法師與牡丹師姐,於下午兩點半過來慈善寺載我回精舍。健儀院長則是直接從火車站坐計程車,先行去到精舍客堂,等候我的到來。
我們拜見上人時,台南市黃偉哲市長也在場。上人見我到來,十分歡喜,很貼心地請我稍候,因為她正聆聽著市長陳述台南大地震後,慈濟為災民重建住屋而市府從旁協助的相關事
宜。
黃市長對於慈濟人在大地震後全力投入賑災工作,表達了他真摯的謝忱。而負責於台南為災民建築中繼屋,並正在規劃永久屋的慈濟主管(法名濟舵,曾任美國慈濟執行長)也向上人詳細報告進度。
證嚴法師首先垂詢中繼屋的坪數,衡量居住空間是否足夠。接著一再叮嚀:「一定要以災民的需要為優先。」法師還細膩地交代:「這些中繼屋與永久屋,內部設施必須照顧到老人的生活機能。」
法師並且懇切地告訴黃市長:「慈濟為災民做這些事,一無所求。等到建設完成,慈濟就會交付出去,後續的產權處理與行政配套,就要麻煩市長了!」
我與健儀院長,一邊聆聽他們的對話,一邊觀看這位慈濟主管秀出的簡報,一座座鋼構中繼屋,造型十分漂亮。相信災民居住其中,一定會很舒適。
** ** ** ** **
等他們談話告一段落,我才趨前向法師報告,並徵得法師的同意,將我們的對話加以錄音。(彼此間的交談內容,請容我下回撰寫!)
證嚴法師這時看向座位上的健儀院長,似乎看不清楚,眼神帶點朦朧。我意會到法師的視力退化,連忙請健儀驅前靠近上人,並提到他的姓名。法師一聽是他的到來,神情十分欣悅,立刻交代精舍師父,給我們搬兩張椅子,靠近她坐了下來。
「你現在住在哪兒?」
「我住在竹北,我本來住在台北市。」
我解釋道:「他說他很想念您,今天看到我在臉書上說我要來看您,就寫Line說他要趕過來。他說,他也想要看看您!」
在談話過程中,我將手機裡儲存的健儀院長作品「證嚴上人畫像」,點出來給法師看:
「上人,您大概不知道,您被他畫了那麼多張。您看,這幾幅真美!我看了真甲意(台語:喜歡)。」
上人幽默地說:「妳要是甲意,我就歡喜了!」
這時健儀院長提醒道:「會客室那邊還有一張,比較年輕。」
上人問:「在哪裡?」
健儀院長答道:「在會客室,有三張不同角度的化身。」【備註】
我又強調了一遍:「真好看的神韻啊!」
上人:「(那時還)少年哪!」
我連忙否認道:「不不,您現在還是一樣!我覺得您的神韻就是好!我是覺得,就算是您叫他畫醜一點,我看他也做不到啦!」
上人:「畫是畫得真好!」換句話說,是「畫」得美,而不是「人」美。
健儀院長說:「我是畫得很寫實啦!我眼睛看到什麼就畫什麼,您就是這麼的美!」
我補充道:「不過他還是很天才!他看到您的心靈,而且把它流露在臉上,這讓我印象深刻。所以我今天還在臉書上讚歎他,說他把您那個寧靜致遠的氣質整個都勾勒出來了。我知道您是一個非常、非常、非常內斂跟低調的人,又很洞察世事,他能畫出那種境界,我相當佩服!」
上人說:「現在連眼睛都張不開了啊,所以剛剛沒看到你啊!……真是感恩,讓你美化了!」
我原本只知道法師有嚴重的乾眼症,卻沒想到她的視力竟然退化得那麼嚴重,感到十分心疼!
** ** ** ** **
接著我們從上人旁邊坐回原座,禮貌地聆聽後續的「台南中繼屋與永久屋」細節。眼看時間已近五點,我買的火車票是17:40的新自強號,德守與德劭法師怕我趕不上車班,趕緊過來輕聲提醒我。我們於是再度起身,驅前向上人告辭。
健儀院長:「今天特別來,很多年了,來看一看您,跟您請安一下!」
上人:「你在竹北!……我有時會去新竹,你若有時間,可以來新竹走走啊!」健儀院長連忙應「好」!
** ** ** ** **
健儀院長購買的回程火車票,正巧與我同一班次。對了彼此的
火車票,發現他坐在2車46號,我坐在4車26號。到達台北後,我們搭同一班次的高鐵返回新竹。
在新竹高鐵站下車時,健儀院長與我在月台自拍了一張合照。我剛才打算將自拍照附在本則貼文後方時,仔細一看,哇!一旁月台座椅上滿放的行李,竟然「亂入」自拍畫面。主要是兩大袋上人賜贈給我們的禮物,以及精舍師父為我們貼心準備的美味晚餐,還有一包牡丹師姐贈送我的,裹著美麗布包的有機茶葉。
我們就這樣左手提,右手背地走出站外,然後分道揚鑣,把上人、精舍師父(與牡丹師姐)盈滿的疼愛,歡歡喜喜地帶回各自住處。
【備註】
健儀院長在當天下午兩點半時,又從Line傳來兩張上人畫像給我。剛才在發稿前仔細比對,這兩張與上次我貼在臉書上的那兩張不同,這是不同角度、不同手勢的畫像。這樣算起來,應該不祇三張,他前前後後總共為證嚴法師畫了四張畫像,神情與姿態都十分傳神!
由於上次已貼出兩張,這回就將另外兩張珍貴的上人畫像也上傳臉書,相信臉友(乃至慈濟人)都沒完整看過這一系列的上人畫像呢!
#不是故意賣關子
#而是今天在職專班還有四節課
#再不收攤肯定掛掉
#與上人之間的主要對話
#只好留待下回分解